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,相关服务的利用显著增加。2019 年康复需求总人数达到 4.6 亿人 。分疾病看,肌肉骨骼疾病患者数量最多,2019 年达到 3.2 亿人,其次为感觉障碍和神经系统疾病,患者人群分别达到 1.4 亿人和 0.6 亿人。分群体看,康复医学对应的患者人群主要包括术后康复群体、残疾人群体、慢性病患者群体、年老体所群体等。
▼不同康复需求群体市场潜力
来源:火石创造根据公开资料整理
康复服务的供给缺口持续存在
面对急剧上升的康复需求,国内现有综合医院康复中心、康复专科医院、设备、治疗师都出现了大量的缺口。
康复专科医院数量有限,公立机构增长缓慢。目前在我国三级医疗康复体系中,康复医疗资源主要为疾病急性期患者服务,也就是集中在三级综合医院。据卫健委发布的《2020 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》显示,2019 年,全国康复医院数量为 706 家,与综合医院 19963 家的数量相比,仅为其 3.5%左右,远不能满足人民的康复需求,存在巨大缺口。我国康复医院人员总数及其中的卫生技术人员数量绝对值显著上升,但仍为相对弱势学科。
康复机器人助力康复产业发展
康复机器人更加适合进行简单而重复性的工作任务,且一致性更强,更有助于提高康复训练效率,同时减轻治疗师工作强度,有助于实现康复治疗过程的标准化,并能够缓解医疗资源不足的问题。康复机器人的应用能够推进康复医学加速实现智能化、精准化康复,助推康复医疗行业的发展与进步。
针对庞大的市场需求,深圳作为科技针对不同的细分场景研发了数款康复机器人。
「 1. 智能助行机器人 」
用于辅助脑卒中患者进行日常康复训练,可有效改善患侧步态、提升康复训练效果;适用于可以独自站立并想增强步行能力、提高行走速度的人群,在日常生活场景下出行使用;用于辅助髋关节力量不足的人群行走,改善健康状况、提高生活质量。
智能助行机器人重量约4kg,穿戴非常便捷,可以独立完成穿戴,可以智能跟随人体的步行速度和幅度,自动调节助力频率,五档助力自由选择,能够快速学习并适应人体的步行节奏,穿戴体验非常舒适。
「 2. 智能行走机器人 」
用于辅助长期卧床,下肢行动障碍人士的康复及行走能力训练,缓解肌内萎缩,恢复自主行走能力,可以在电动轮椅和辅助行走训练模式自由进行转换。
智能行走机器人设计符合人体工学原理,患者自行通过升降按健操作即可从轮椅坐姿状态变成助行站姿状态,可独立进行主动或被动减重步态训练,减少或避免长期卧床和坐轮椅,改善生活质量,也可以辅助老年人安全行走,预防和减少发生摔倒的风险。
当下康复机器人快速发展正在改变整个康复行业,为了能够覆盖更广泛的群体,以及更好解决康复医疗人才缺乏的问题,康复机器人产品的发展或将倾向于家用化、轻量化、小型化。
声明:本文部分文字和图片素材来源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!